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,俗称鬼节、七月半。中元节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、酬谢大地的节日,有若干农作物成熟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。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
03
中秋节
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,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,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,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为寄托思念故乡,思念亲人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,成为丰富多彩、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04
重
阳
节
重阳节在每年的九月初九,“九”数在《易经》中为阳数,“九九”两阳数相重,故曰“重阳”;因日与月皆逢九,故又称为“重九”。九九归真,一元肇始,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。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、秋游赏菊、佩插茱萸、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。传承至今,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。
05
寒衣节
寒衣节,每年农历十月初一,民众称为鬼头日,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,相传起源于周代。寒衣节流行于北方,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,纪念仙逝亲人,谓之送寒衣。北方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、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“鬼节”。同时,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,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。
在寒蝉凄切、梧桐叶落的金秋,一个个中华传统节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,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写照。让我们一起了解传统节日,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。
实习编辑:叶落知秋
责任编辑:肆拾叁
图文来源:药学院新媒体中心及网络
实习编辑:叶落知秋
责任编辑:肆拾叁
图文来源:药学院新媒体中心及网络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